淡季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486章 上岸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被打趣的憨厚青年,顿时脸红成了一块大红布,结结巴巴的抓耳挠腮,认真解释。

“造船,好,好花钱的……还有造那些工具,都,都贵……大,大伯说,少夫人是,是招财仙,仙女下凡……他,我们还想管您借,借钱……”

行了行了,看他这费劲的样子,美娘都不好意思欺负老实人了。

事实上,她很怀疑自己要求借船出行时,如今的湖州知府雷大人,是故意调了这个结巴侄子,替她掌舵的。

遇到这样一位,谁好意思算计?

不过要说这雷家人,确实有本事。据说是墨家传人,手艺高,尤其造船有一套。

只是爱钻研技术的人,当官大半都不怎么样。

要不是汉王殿下致力于展造船业,请求皇上把原在工部任职的雷大人要来,雷大人也不能这么如鱼得水,假公济私的展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为此,他还把族中有天分的子侄,贡献出来了好几个。

比如眼前这个年轻人,雷长庚。

连汉王殿下都在美娘跟前赞过,别看他说话结巴,实在是个天才。

他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通过科举得官,但等他造出好船,殿下就保举他直入工部,给个七品都不过分。

跟殿下一样爱惜人才的美娘,不再捉弄雷长庚,看起平城。

要说平城能展成大燕数一数二的繁华市镇,除了人杰地灵,水6交通便利,也是功不可没。

且与湖州那才展出的渡口村不同,这座据说已有千年历史的平江码头,更加繁荣兴盛,气象万千。

但规矩,也更多。

最重要的一条,是所有进城的大船,到此必须停泊。换了莲蓬小船,才许载人通行。

这倒不是水面不够宽阔,载不动大船。而是此处也是江南著名的运粮码头,尤其中秋过后,正是贩粮高峰期。更多的水路,自然要留给粮食通行。

只有一种例外,那就是官员和本地的几个世家。

官员自不必提,是对人家的尊重。

世家因每年在疏通河道时,皆是出钱出力,平日也多有造福百姓,自然也能通过。

上岸打听消息的侍卫,很快回来,“少夫人,要不要把王府的招牌挂出去?城中码头,就极靠近繁华处。若是咱们的船,一两个时辰就能到。否则就得换小船了,这个需要大半日工夫。得在船上或上岸住一晚,明早才能出。要么就上岸雇马车,也是天黑就能到的。”

美娘不想扰民,又想快点办完事回家,便选择了雇车。

于是,侍卫头子,依旧是上回陪她出门的小李,便去准备马车了。

这回倒不是焦侍卫又锻炼新人,是美娘安排的。

如今她宝贝女儿在家,美娘实在是不放心,所以让焦侍卫留下,保护女儿,继续带着小李侍卫出门了。

就算年轻人犯点错又怎么了?又不会一直不长进。

小李上回挨了四十大板,整个人可稳重多了,做事也极有章法。

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老车行,雇了几辆马车,所有的车夫和骡马,他都逐一检查,再安排一个侍卫跟车看管。

至于美娘坐的,还是自家带到船上的马车,比外头的干净安全,马也更好些。

至于停在码头上的船,自然也得留人把守,省得有人捣乱。

雷长庚自告奋勇留下了。

他对逛街没兴奋,倒是挺愿意留在码头,研究一下江南的船只。只托美娘打人去城里书铺逛逛,若有造船方面的书籍,给他带来就是。

这个容易。

美娘当即派给了头回跟出门的小古子,还给他了二十两银子。嘱咐他有工程农学方面的书,也一并买下,钱不够再回来拿。

“你们想买书吗?我可以带你们去啊,只要给几个赏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