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季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十三章 红衣立桥头(3 / 4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小孩的脸转眼变色,哭丧着脸瞪了武陵一眼,但还是乖乖接过糖葫芦。

不过他可不想就这么算了。

凡事都讲究公平。

小孩一只手把糖葫芦拿着藏身后,接着往另一只手吐了一把口水,然后抹在梯子上。

这一幕看得武陵目瞪口呆。

小孩从梯子上跳下,拍了拍屁股大摇大摆而去,走出几步后,还没忘了给武陵一个鄙视的手势。

“还真是古灵精怪!”

武陵哭笑不得,但还是给小孩竖起了一个大拇指。

小孩离开后,武陵爬上梯子,由于小孩在踏脚的地方抹了口水,他只能站着看。

武陵定眼望向拱桥下面,只见一个光着膀子的壮实汉子,双手捧着一把雪亮的宝剑,站在船舱上。从壮实汉子手臂上青筋与脸上咬牙的神情来看,他手上的剑应该不轻。

在壮实汉子旁边,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,正拿着红布条,要绑在剑的剑柄上。老者上了年纪,手脚已经不灵活,颤抖着的手,忙活了半天,才把年轻人三两下就能系好的红布条绑好。

老者是白氏家族最大的一辈,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主持给拱桥挂斩龙剑的仪式。

眼下这条拱桥,在扶风地方志上,被称为白家桥,不过附近的人与白氏家族的人,都喜欢叫它跨九沟。就像桥下的墨河一样,地方志中称呼为墨河,而老百姓更多叫它拐龙沟。

对此老百姓也理解,毕竟地方志是给外人看到,名字起好听点好记点无可厚非,总不能让人听了,觉得扶风镇是某个村角落。

人嘛,面子还是要的。

相比白家桥,跨九沟桥名字的由来,相对要久远一些,由来也比较简单,墨河上一共有九条桥,自南向北,流入自西向东的松香江,跨九沟,在最北边,因此被叫跨九沟,而墨河最南的拱桥,则叫跨一沟,以自南向北为序而名。

其它八沟的斩龙剑,已经换了好几次,而跨九沟的斩龙剑,自三百多年前地方志编写以来,还是第一次更换。

白发老者把红布条绑好,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,从船首走上船舱顶部,帮助汉子把剑挂到悬挂在古桥下的链子上。花甲老人比起暮气沉沉的白发老者,不亏是年轻了不少,三两下就把剑挂了上去。

剑挂上去之后,白发老者掏出几把米撒在河里,嘴上念念有词。

武陵侧耳认真听了一会,但相隔实在太远,再加上老者声音小,还含糊不清,他并没有听清老者在念什么。

岸边白氏家族的人,在这时候,不停地往河里倒下食物。

这个仪式过后,白发老者在花甲老人耳边说了几句。花甲老人原本神采奕奕的神情,变得为难起来。

白发老者让找一个穿红衣的年轻男子,站桥边中央念《挂剑令》。

花甲老人一直以为白发老者已经安排好了人,于是并没有去安排。如今这个特殊时期,谁愿冒着被狐鬼杀的风险穿红衣。

这一时间得上哪找去?

但白发老者是族里辈分最大的人,说起话来,比他这个族长还有有威信,要是惹其不满意的话,一句话就能罢掉他族长的位置。

花甲老人只好硬着头皮拱手朝人群中大喊道“白氏家族需要一个穿红衣的年轻人站在跨九沟上念挂剑令,如果谁愿意帮忙,白氏家族愿意出三十两银子作为赏钱。”

此话一出,岸边的人成群议论起来。

三十两银子这个价钱,的确让不少人心动,但无论是赵剑一的死,还是这些年来多个身穿红衣的新郎死在洞房花烛夜的事,像悬挂在桥下面的斩龙剑一样悬挂在人心里,给心动的人破了一盆冷水。

扶风有狐鬼爱杀红衣的事,早就到处穿得沸沸扬扬。

没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。

赵剑一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