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季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55章 姑苏林家(2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马先下去,将周围的人群隔开。

林如海派来的管家,带着丫鬟婆子和小厮上前迎接,还备了一顶小轿。

想必是贾琏和林黛玉离京前,曾让人走陆路,在前边儿先来送了信的。

相互见礼认识后,林管家有些为难,因为贾芸和薛蟠都带来了女眷的,他却只备了一顶小轿,这会儿再准备就有些失礼了。

这时就见亲卫从船舱里抬出来几辆马车到了岸上,很快就组装完毕,这才松了口气。

回过神,林管家连忙吩咐粗使婆子和小厮道:“拉布!”

拉布遮掩,自然是为了女眷不露面,以防被外人看了去。

贾芸等人在前边儿都翻身上马,不急着走,待林黛玉带着人出来,上了轿后,才缓缓前行。

离开码头,走进姑苏城,贾芸颇有兴致的打量这座城市。

姑苏城周长四十七里,依山傍水,四通八达,东有海盐之饶、章山之铜,三江五湖之利,乃江东一大都会也。

这里城内城外,私家园林遍布。

姑苏河道纵横,水系密布,有湖、有山、有石,为园林建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。

江南水乡人才辈出,更不缺能工巧匠。

这一切让姑苏园林具有了高超的写意艺术,浓厚的思想文化内涵,成为中华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者。

此外,姑苏还是鱼米之乡,历来都是赋税大府。

最强时期的姑苏城,一府赋税占据国五分之一。

这里不仅富人多,很多才子能人也汇聚在这里评弹论调。

于是有了姑苏方言的姑苏评弹,吴侬软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当然,听戏亦是最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,应运而生的就是昆曲、昆剧。

昆剧是最古老的剧种,也被称为“戏曲之母”,素来以文词典雅、曲调清逸著称。

马路延展开去,两侧俱是园林、古宅、评弹茶馆、酒肆、脚店、肉铺、庙宇、公廨等等,交错分布,粉墙黛瓦,小桥流水,风貌独特。

大街上车水马龙,人头攒动,吆喝声此起彼伏,一幅繁华景象。

骑在马上,贾芸问贾琏道:“琏二叔可曾来过姑苏?”

“倒是来过几次,不过每次都是匆匆而过,所以我对姑苏也不是太了解。”贾琏微笑道。

顿了顿,他又道:“不过这次倒是有机会好好玩几天,芸哥儿能停留多久,要不一起?”

“多谢琏二叔好意,我的事儿还挺多的,等忙完了再看。”贾芸摇头道。

贾琏颔首道:“也罢,既然你要忙,我也不强邀你,不过忙完后一定要来找我,到时候我请东道,带你到处好好玩玩。”

贾芸笑道:“还是我请东道吧,难得请琏二叔一次东道,你可别拒绝。”

“哈哈,也行,我忘了你现在都当官了,请几次东道的银子应该是不差的。”贾琏笑着回道。

说话的功夫,前边儿轿子在一处老宅前停下,宅门上有牌匾,上书:林府。

宅门大开,轿子被粗使婆子从角门抬了进去,反倒是贾芸一行人,翻身下马后,被邀从大门进去。

想来仆人已经前来汇报,林如海已经得知贾芸他们来了的消息。

来到院儿里,贾芸稍作打量。

庭院内花木扶疏,湖石玲珑,环境清幽,厅堂、廊亭、曲廊等建筑物对称分布,古朴典雅,轩敞疏阔,掩映于一片青翠之中。

“倒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!”

贾芸心忖道,然后跟着管家来到林如海居住的卧室中。

卧室中,光线昏暗,药味儿浓郁,有些呛人了都。

贾芸、贾琏、薛蟠三人上前探视,就见林如海面色腊黄,精神萎靡,眼神浑浊,奄奄一息的样子。

要不说当官的都是影帝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