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季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排头兵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李忠信记得十分清楚,东北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主要吃小米,吃玉米,吃面,吃高粱,水稻的种植面积很少。

那个时候,一般的主食都是二合面或者是三合面的干粮,很多粮食少的人家,一般的主食就是大碴子和高粱米饭,白面和大米那都是细粮。

李忠信记得,粮食本上,白面和大米基本上都是十斤,而白面的质量也是属于那种低质量的,大米呢!新大米十分少,有大米也基本上是两年以上的陈粮。

那个时候,可以说东北的粮食还是很短缺的,哪怕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,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够天天吃大米白面。

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,李忠信才有了想要在东北这边大规模种植好水稻的想法。

对于水稻这个粮食作物呢!可以这样认为,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,也就是说,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,但是这个发源地却是在长江流域。

按照很多历史记载,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产生在7000年前,那个时候呢!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,已经完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,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。

最早的水稻种植仅限于杭州湾和长江三角洲近海那边,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,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。

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,我国水稻由舟山群岛北传到朝鲜、日本,南传越南。很久以后,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,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,新大陆被发现后,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世界。

只不过呢!中国南方种植出来的水稻磨出来的大米不好吃,很多都是那种线米,吃起来就是能够填饱肚子,没有什么好的味道和口感。

而东北这边呢!一直不适合种植水稻,按照很多老人家的说法,东北这边的水稻大概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的。

那个时候呢!清政府为了增加收入,默许属国朝鲜农民来东北种植水稻。

不过呢!朝鲜农民在东北种植水稻一直不太成功,因为东北气候寒冷、无霜期短,他们无法种明白。

许多年以后,虽然他们也能够把水稻种出来了,但产量极低,根本就不能做什么。

东北水稻的发展十分困难,20世纪初,东北水稻种植历史才真正开始。

中国在建国以后,开始推进东北农田水利设施和水稻品种改良,东北的水稻才慢慢推广起来。

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,东北大米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,还是默默无闻的一种东西。

李忠信觉得,忠信公司今后要在这个事情上下一定的功夫,把东北这边的黑土地利用起来,把中国的大米卖出去,成为世界认同的超过日本那边的大品牌。

李忠信比这个时候的任何人都知道,后世的时候,日本大米属于风靡球的一类,甚至比泰国的香米还要贵上一些,可以说是卖到了天价,饶是这样,还是有很多人购买。

特别是后世的时候,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多,很多人都购买起来了日本的那些个超级贵的大米。

李忠信在日本东京的时候也是吃过很多次大米,只不过呢!李忠信对于日本大米的品质和口感,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,无论从香味,还是口感等等方面,他都觉得不如中国东北这边的大米。

日本大米的口感严格来说比我们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大米的口感都好,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南方地区的籼稻属于高产水稻,稻米的口感较差。

但是如果就此认为日本的稻米比中国大米的口感好就太片面了。

我们如果吃过日本大米,也吃过东北大米和我国其他地区的优质稻米,就会发现日本大米在口感上并无优势,甚至还会稍逊一筹,所以说日本大米好吃,也只是相对的,并无事实依据。

最关键的是日本大米并不是都好吃,在日本也有高产大米,但是口感较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