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季小说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五百五二章 经典由头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 内容报错

等人的贪污残暴,惹起众怒,达到驱逐贪官的目的。

于是到了二月初四这天,诸生员近百余人来到当地孔庙鸣钟击鼓,又一起来到府堂哭告。

一时之间,跟随者达到上千人,号呼奔走,群情激昂,震动了整个苏州城,酿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。当地抚臣见此情景大惊,不但不体恤民意,相反却立即派兵捉拿,示威群众经不住刀砍马踏,哗然而散,金圣叹等十一人被当场捉拿,下入狱中。

而比起老朱家的人来,野猪皮的后裔们可不是好糊弄的,对此这等足够动摇统治基础的重大事件,清廷做出的决定自然是采取严厉的镇压手段,惩一儆百,不久此案以谕旨定罪金圣叹等八人斩决,家产籍没,妻子充军,其余十人也处以死刑,连同其他案中人犯共一百二十一人,皆斩于南京的三山街。

而金圣叹这个明末清初文坛的怪才牛人最后也坦然引颈就戮,死后葬在苏州城外五峰山下。

而黄小刚之所以对这个哭庙案知道得如此详细,也正是因为对金圣叹这个人感到好奇,也才点开了一部讲述清初三大案(通海案、哭庙案、奏销案)的文教片。

(s金圣叹之所以出名,还因为他曾经点评过一本叫做《推背图》谶文奇书,据说他被杀其实也是与此书有直接关系。)

所以黄小刚听到说这隋末的文人们,居然也不约而同的集体跑去文庙搞事情的节奏,也就自然而然的把这事和哭庙案给联系了起来。

说实话,如果单从这类事件本身的性质来说,民间的文人书生本着维护公益、检举不法、监督公权、检察社会的目的搞搞“哭庙”,通过这种方式来向统治阶级反应社情民意,它本身“应该”被认定为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。

因此在明朝统治时期,一旦发生“哭庙”事件,所申告的事项往往能直达中央最高统治者,从而令地方官府不敢小视并且谨慎对待,可是金圣叹一案却是撞了南墙,结果野猪皮的子孙们可不是好说话的,直接冠上一个“恶性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”的由头,把闹事的统统抓了杀头完事。

而如今,虽然黄小刚也不确定这些隋末的文人是不是突然灵光一闪,无师自通的突然就会了“哭庙”这个技能,可是他显然要迅速做出选择,看是选择放任不管任其发展,还是选择血腥镇压,杀一儆百?

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凤舞隋末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。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